永州潇湘三部曲之一,长16米,高40厘米,20009年创作。该作品描绘了永州1970年前潇湘河两岸的面貌,画中表现了永州八景中的五景,如:香零燕雨(香零山),朝阳旭日(朝阳岩),愚溪夜泊(愚溪桥),廻龙西照(廻龙塔),春涨蘋风(蘋岛)及其工业与粮运等码头,这一切都坐落在这条河的两岸。
永州潇湘三部曲之三,作品长20多米,高40厘米,创作中。描绘永州这座古老城市历经建国六十多年的变革更是风光无艰,因此只好以新永州八景作诗为简介:古郡江都潇湘胜状,美景尽在蘋洲头。湘浦西流红光夕照,迴龙塔下点湖萍。一桥飞架石城山下,西流江畔叢高楼。华化山寺绿天樵影,古郡画图撑眼底。西山脚下儒子耕耘,三湘学子满园春。春燕招朋询绿访红,香陵燕雨陶醉情。潇湘断流朝阳曙日,厦光普照显辉煌。
作者唐玉华——书画院书法老师,该作品高30厘米,长174米,约30万字。作品在香港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中获得国际金奖,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作品最长、文字内容最多的书法作品。